2010年8月31日 星期二

在淚水中前進:信仰與民俗中的性別教育

【本文原刊於教育部性別平等教育議題輔導群編(2010)性/別SNG:性別平等教育菁華實錄彙編。在淚水中前進:信仰與民俗中的性別教育,頁72-83。】


主持│蕭昭君
與談│李玉珍、張懋禛、鄒逸蘭、楊惠南
紀錄◎高穎超、蔡宏富

→ 現場:2010.03.26,「信仰與民俗中的性別教育」圓桌論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行政大樓6樓A605。

信仰不只是生命教育,竟也充滿性別(反)教育?
宗教經典不是勸人為善的真理律典,怎會有歧視與偏見?
為何傳統習俗帶來的壓抑會逼得人落淚,淚水又如何帶來力量?



圖1:跨宗教的性別教育前輩,同場剖析信仰與民俗中的性別議題。

※ 緣起



在這場圓桌論壇之前,性平輔導群自2007年12月起,總計已舉辦10梯次的性平種子教師或輔導團三階研習。在研習中透過讀書會、講座、活動等形式進行知識傳遞與情意轉化,然而,這兩年多陪伴全國基層老師的工作經驗總讓我們感覺,我們欲深耕的社會土壤存在一層文化基底,是性別養分難以滲入、遑論翻掘的「不透水層」──信仰與習俗。為回應此需求,並開啟下一波結構性的性別教育革新,這場「穿越生死的性別:信仰與民俗中的性別教育」圓桌論壇,在2010年敲出了一聲響亮的春雷。

非常難得地,本論壇邀來深具批判意識與實踐經驗的信仰前輩,範圍橫跨佛教、民間信仰(李玉珍教授)、基督教(張懋禛牧師)、天主教(鄒逸蘭修女)與宗教哲學(楊惠南教授),並由於彰化斗山祠蕭家宗族中成功爭取擔任史上第一位女主祭的蕭昭君教授主持,深具繼往開來的意義。與會者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校長室旁的會議室擠滿還加椅子的出席率,更顯示本場論壇深受重視程度。

主持人蕭昭君教授(國立東華大學美崙校區課程設計與潛能開發學系)用兩個教學故事開場,引導聽眾聚焦到宗教中的性別差別待遇如何影響學生,並促進教師自身的反思。其一,某大四生原畢業後經過實習便可當老師,但卻突然休學!經過導師努力聯絡,又拜託蕭老師來勸說,才發現他休學原因是這個孩子要出家。跟同學懇談後,才知道他是家中的獨子,有傳宗接代的壓力,但因為他是男同志,所以才以出家作為逃避異性戀家庭體制的一個出口。其二,一個有基督教信仰的男同志學生,靠著不斷的禱告、懺悔希望自己能夠改變性取向,卻仍然無法在自己的信仰中找到出路。蕭老師說,她從這兩個實際的例子開始反省自己能為這些學生做什麼。「我最糟的建議,大概就是叫他們換一個神吧!」她半開玩笑卻也無奈地說。



※ 信仰教導「愛」,但愛也男女有別?

在進入本次圓桌論壇前,許多聽眾都帶著「神愛世人」、「普世精神」、「愛無差別心」的觀念來看待宗教或信仰。然而令人驚訝的是,跨宗教的代表不約而同指出,各宗教「普渡眾生」與「愛」的信念,並非完全普遍適用在每一個人身上。在各自的經典、律法、教規下,都存有性別不平等和性別壓迫的內容。其中又以對女性的差別待遇、不平等及歧視尤其嚴重。

長期研究佛教及民間信仰的李玉珍教授(國立清華大學中文系)表示:「佛教講『苦』講得很清楚,尤其做女人更苦,至今依然如此。」(全場會心一笑)佛教當中,小乘佛教與大乘佛教也有差異。其中大乘佛教認為人(無分男女)皆可瞬間頓悟成佛,但弔詭的是,女人成佛必須先轉變成男人,才有資格(或可能)成佛。這個例子雖強調眾生皆有成佛的權利,但卻在成佛的過程中仍有性別階序的觀念。

臺大退休教授楊惠南老師(台灣大學哲學系)則補充「八敬法」(又稱八敬戒、八尊師法、八不可越法、八不可過法等),規定八條「比丘尼」(女性出家眾)要恭敬、尊重「比丘」(男性出家眾)的戒律,充滿性別不平等規定。為讓讀者自行檢驗,詳列如下:

【八敬法】
一、百歲尼要禮初夏比丘足。
二、不罵比丘,不謗比丘。
三、比丘尼不得舉比丘過,比丘得舉比丘尼過。
四、比丘尼具足戒,須在二部僧中受(先於尼僧中作本法,再求比丘僧為之授戒)。
五、比丘尼犯僧殘罪,應在二部僧中懺除。
六、每半個月需求比丘教誡。
七、不得與比丘同住一處結夏安居,也不得遠離比丘住處結夏安居(為便於請求教誡故)。
八、安居圓滿,應求比丘為比丘尼作見聞疑罪的三種自恣(自由舉罪)。



以第一條為例,「八敬法」規定就算是一百歲的比丘尼,見到剛出家受戒的比丘都要頂禮。第四條則規定,比丘尼不得收徒弟,只有比丘才能收徒弟。對此明顯因性別而有差別待遇的律法,佛教界並非沒有自省的聲音。事實上,在2001年達賴喇嘛來台訪問期間,玄奘大學文理學院院長釋昭慧法師、釋傳道法師、學者江燦騰、中研院近史所副研究員陳儀深等多人,即公開發表廢除「八敬法」宣言。惟該波行動並未獲得佛教界全體支持,至今佛教女性出家眾,仍普遍受到「八敬法」的不平等箝制。

佛教如此,那麼宣揚「神愛世人」、願神的旨意「行在地上、如同行在天上」的基督教是否就男女平等呢?張懋禛牧師(真光福音教會)指出,聖經不論舊約或新約,都受到寫作年代社會及文化的影響,有很深的男尊女卑觀念與規定。例如《舊約》律法規定女人月經時不能進聖殿,《新約》使徒保羅說女子不能站講台,必須蒙頭等,都是受到聖經成書年代社會文化背景而有男女不平等的例子。

若有婦人懷孕生男孩,她就不潔淨七天,像在月經汙穢的日子不潔淨一樣。…婦人在產血不潔之中,要家居三十三天。她潔淨的日子未滿,不可摸聖物,也不可進入聖所。她若生女孩,就不潔淨兩個七天,像汙穢的時候一樣,要在產血不潔之中,家居六十六天。(《聖經》和合本,利未記12章2、4-5節)

基督是各人的頭;男人是女人的頭…凡男人禱告或是講道,若蒙著頭,就羞辱自己的頭。凡女人禱告或是講道,若是不蒙著頭,就羞辱自己的頭,…男人本不該蒙著頭,因為他是上帝的形象和榮耀;但女人是男人的榮耀。(《聖經》和合本,哥林多前書11章3-5、7-9節)

婦女在會中要閉口不言,像在聖徒的眾教會一樣,因為不准她們說話。她們總要順服,正如律法所說的。她們若要學甚麼,可以在家裏問自己的丈夫,因為婦女在會中說話原是可恥的。(《聖經》和合本,哥林多前書14章34-35節)

男尊女卑的教會文化延續了兩千多年,即使在21世紀的台灣,依然斑斑可見。這點,從張牧師感性分享的已故女牧師楊雅惠牧師的故事中,可見一斑。雅惠牧師本身是單身女性,她非常清楚自己的使命與異象是服事神,終生不婚。她生前曾經跟張牧師訴說,她因為做過同志基督徒的工作、身為女性、而且單身、又是走靈恩派,在尋找牧養的教會時遇到很大的困難。經歷了非常久的尋覓,嘗試過醫院院牧、神學院博士班、甚至想回到自己創立的同志教會牧會都一一遭到拒絕之後,她在兩年前(2008)選擇結束了生命。

有人責怪她怎麼那麼沒有信心,然而雅惠牧師說,「不是我對上帝沒有信心,而是對人不再有信心。…這個世界上的教會界,不能稱為是地上的上帝國,因為它們是由人有條件的用人的想法選擇要讓人進教會,要讓哪一位牧師進教會。」(楊雅惠 2008:450)

在楊雅惠牧師的身上,我們可以看到教會中女性(尤其是未走入異性戀婚姻的女性)和同志備受歧視的議題。這不僅影響她的就業及生存,最後也帶走她的生命。有朋友希望她先找一般世俗的工作過活,再慢慢等待神的安排。但雅惠牧師信仰非常堅定地自述道:

我很清楚,我只為服事神而活,任何教會外的工作,對我而言,只是在維生,只是一個讓我心靈非常空洞的想要趕快去睡覺,脫去這種空洞的感覺。

許多教會都因為我做過同志工作而排斥我…如果我要活著,就求神讓我盡快找到服事的機會。…如果不能這樣活著,如果地上的教會無法接納我繼續做神的僕人,那就求神帶我走,我要在天上服事神。(ibid.)

楊雅惠牧師的生命,透過張懋禛牧師的口重新講述這段故事時,現場聽眾全都屏息安靜的聆聽,中間不斷出現啜泣的聲音。一位如此一心想服事神、信仰堅定的神職人員,因為教會中人的不完美而無法充分見證神的大愛。

圖2:為什麼主流人士不分宗教都有「同性戀恐懼症」(homophobia)?張懋禛牧師說:「恐懼來自無知」。



鄒逸蘭修女則認為,聖經的詮釋差異可能使得女性無法在上帝的信仰中找到依歸。耶穌基督所突破的,在教會慣用父權主義傳統解釋聖經時,教義只有男性的看法,無法看到完整的真理。以月經等條例來說,早期教會又慢慢受到希臘羅馬的影響,才導致女人有月經不能上祭台的說法。

不只經典的文本詮釋呈現性別不平等和歧視,在現實中,各宗教組織的運作也存在著各種形式的性別壓迫。張懋禛牧師指出,基督教會信徒人數的性別比一直是女性多於男性,但在長老與執事(領導職)卻是男性多於女性。薪水上男性也比女性高,以及認為女性只要當「傳道」而不用當到「牧師」的想法也存於教會中。換言之,男女「同工不同酬」跟「玻璃天花板」的現象仍於教會組織內普遍存在。

至於佛教教團的部份,楊惠南教授說,許多佛寺掌握實質財務及寺廟管理權力的是比丘尼,但是在形式上的傳道權力還是比丘所掌控。天主教鄒逸蘭修女便曾因為協助教會女性們面對所遇到的困難,積極出版《尋─女性神學的台灣經驗》一書,讓找不到出口的基督信仰女性,能看到這本書而找到信仰的出口。

※ 神愛同志嗎?

除了女性,同志議題也是宗教信仰忽視及敏感的議題。楊惠南教授開門見山就說:「佛教其實和基督教一樣都是歧視同志的!」

佛教中所有律典都有對於同志的歧視,例如出家前必須發誓自身不是同志。但是,「古時候沒有『同志』這兩個字啊?」主持人蕭昭君老師幫觀眾提問。楊惠南教授澄清,古代的男同志叫做「黃門」或「不能男」。如果出家後比丘被發現是同志,會被擯出僧團。即使要在家修行,同志也沒有資格。楊惠南教授說,他認識的比丘中其實也有同志,但遁入佛門反而可能成為同志隱藏身份的另一種「櫃子」。

為什麼主流人士不分宗教都有「同性戀恐懼症」(homophobia)?「恐懼來自無知」,張懋禛牧師說,可行的辦法是「點出反對同志等保守人士背後的恐懼到底是什麼,然後再給他們正面的例子」。例如,他所認識的同志基督徒朋友,許多都是身心靈健康、以及有委身一對一關係,並不像反對同志的人所講的那樣負面。舉此例子並非刻意要用特定的立場說話,而是要讓保守人士知道他們的質疑、發問背後存在著莫名其妙(或無意識到)的恐懼。某些人會害怕通過了一些保障性別平等權益的法律,會使得他們原本相信的信念系統瓦解或崩潰。因此,才要辦公聽會、公共論壇讓資訊流通,藉此使反對的人有空間去理解自己的恐懼,讓不同意見的人可以有彼此討論的空間。

《聖經》不僅反對同性性行為,也反對所有與生殖不相關的性行為。在舊約聖經中的書寫很強調生殖,因為在兩千年前生活艱困、死亡率高的時代,人丁興旺、子孫繁衍被視為被祝福、喜悅的事,跟如今醫療發達、生活富裕、少子化的台灣不可同日而語。雖然社會脈絡已有結構性的轉變,教會仍守著反對非生殖性行為的陳規,延續至今,卻忽略律法的真諦其實是愛。例如,「去年出現的反同志遊行的大遊行,其實為基督教的形象做了一個非常不好的示範。尤其基督教是以愛為中心的信仰,卻在遊行中出現違背『愛』的語言,反而會使人誤解基督的信仰。」

因為教會人為的同性戀恐懼,讓異性戀基督徒無法透過同志基督徒的生命見證到上帝愛的偉大、神的大能是何等奇妙。相對的,也因為教會排斥同志的刻板印象太根深蒂固,阻礙了同志族群接觸到更真善美的基督信仰,讓福音無法臨到更多同志身上,帶同志進入基督的大家庭中。

無知不僅帶來恐懼,甚至可能一邊口口聲聲說著「愛」,卻一邊逼得親人摯愛走上絕路。主持人蕭老師補充,今(2010)年三月,台中一位大二男學生因為想當女生,被家人以為他中邪、帶去收驚,反對他做女性打扮,逼得他燒炭自殺。因為父母對於跨性別、性別認同多樣性的認識不足,誤以為民間信仰可以「治療」或「長大自然就會好」,直到看到兒子遺書說他「與其痛苦活著,不如不痛苦死去」、「沒當成女生很痛苦」,「看到女生化妝、穿短裙、絲襪很羨慕」(趙容萱,2010.3.22),還無法理解跨性別者的處境,徒增遺憾。

》》 前進!第一步:創造重新詮釋經典的可能

不管是佛經還是聖經,文本的解讀不能拘泥於表面的白紙黑字。傳統男性觀點的經典詮釋法並不代表唯一真理,要拔除信仰中父權觀點延伸出的性別不平等,由不同性別者拿回「經典詮釋權」,創造經典詮釋的空間是許多講師及與會者建議的路徑。

聽眾陳艷紅校長(彰化縣美豐國小,性平輔導群常務委員)本身是個基督徒,碩博士論文皆研究女校長的角色衝突與調適歷程,自詡為追求平權的女性主義者舉手發言表示,權力跟知識詮釋有很大的關係。在宗教界裡強烈限制女性領導的空間,如果掌權者沒有性別意識的話,加上本身聖經就有矛盾的地方,甚至詮釋上「駭人」的部份,最後則會把男性的性別歧視透過聖經詮釋傳給女教徒。所以她鼓勵女性信眾應該要突破男性掌握權力的部份。彰化師範大學陳金燕教授則提醒,「在宗教裡面誰是真正的掌權者,是實質的還是形式的?我們去質疑神到底說了什麼的同時,很多時候反而人說的比神多。」

不斷傳揚女性神學的鄒逸蘭修女說:「歐美第一批女性唸神學院時,便開始從女性的角度重新解經,發現很多的經文翻譯都有誤。譬如原文是女性的名字,經由翻譯卻變性成男性的名字。(全場笑)」她強調,「要先看到神本身,而非人為的操作和干預影響到神給我們的真正訊息。」楊惠南教授也說:「釋迦牟尼佛在世傳道也是隨俗而說,祂的世界觀和戒條也是隨當時印度的風俗習慣而說。」他提到輪迴的觀念在古代的印歐民族白種人的信仰就有,像柏拉圖的《對話錄》就說知識是過去的回憶。

同樣是詮釋,張牧師幽默地說了一個跟詮釋有關的笑話。聖經說,「夏娃是亞當的肋骨做的」(創世紀2章21節),看似女人從屬於男人的一部分。換個角度詮釋,「這代表夏娃很堅強。因為男人是塵土造的,而女人是骨頭造的。」「然後保羅說,丈夫是妻子的頭」(以弗所書5章23節),「那代表妻子是脖子,妻子轉到什麼地方,丈夫就要轉到什麼地方。」全場笑翻了,也都懂了新眼光詮釋聖經的可能。並且瞭解,重新詮釋經典並非摧毀信仰;而是透過經典詮釋的多重角度,驚覺自己過往的謬誤與偏狹,經歷難得的信仰內在革命,以發掘更深、更真的信仰內涵。

》》 前進!第二步:以身作則─挺身挑戰信仰中的性別歧視

帶著口罩的羅東高中英文老師許瓊文,分享了她親身經歷的習俗事件。

前幾年奶奶過世時,瓊文老師身為孫女,在入殮及穿衣服的過程中卻被粗魯對待。當時在一旁的伯母問她:「你的身體乾淨嗎?」乍聽之下她還不懂這個問題的意思,但馬上就理解到伯母指的是「月經有沒有來?」如果正好有月事,民俗禁忌是不能碰觸死者的身體,不然死者沒辦法到西方極樂世界。

當時剛好瓊文老師月事來,順從習俗地她被剝奪最後一次碰觸、抱抱奶奶的機會,「明明生前我跟奶奶很親。」為此她一直感到既憤怒又傷心。「不過,後來我還是有偷偷地摸奶奶的身體啦!」(在場聽眾笑)。所以,她困惑地提問:「身為新的世代,應該怎麼回應類似的傳統,避免被剝奪悼念死者的權利?」

不要把這個悲傷傳達下去!」李玉珍老師語氣堅毅地建議。

「如果未來自己有能力辦這類儀式的話,要勇敢地去挑戰。」她舉出反例,「在廣東,一定要媳婦穿著裙子親手擦棺材,才能讓家族更繁衍。」更何況「要知道,道教也有分派別,不管是茅山的、正一的、黑頭、紅頭的(場內出現笑聲)儀式都不一樣。無論如何,要堅定地不要把這個悲傷傳下去。」蕭老師補上一句:「還要到處告訴人家(儀式)不對的地方。」

在個人層面上,又該如何處理宗教信仰所產生的心理衝突和矛盾?華梵大學的一位老師發言:「我自己在宗教面前,無法言語也不敢言語。」他提到,現場沒有一位宗教人士,卻仍能感受到無形的宗教壓力。宗教所產生的壓力無所不在。他現場出櫃自己是位男同志,並發出許多質疑:「為什麼要進入宗教?可不可以不要進入宗教,而只要法律層面上物質基礎的滿足及保障?如果宗教本身是要使人獲得平靜,可是最根本的壓迫卻是來自宗教本身的結構,那為什麼他還要進入宗教?」他感慨地說:「曾經我在各個宗教找尋自己的位置,但最後都失敗,因為好像都要先接受戒律才能接受宗教的心靈洗滌。」

回應這位老師,張牧師用自己的感受說明:「基督教教會的醜陋面及帶給他個人的壓力,這些和他所信仰的神相比,都是微不足道的事情。反而是神帶給他力量,去質疑並挑戰內部教會的限制。」每個人都會選擇所相信的信仰,不管這個信仰是宗教或哲學等等,每個人都需要信仰去支持他所相信的東西。以小說《蘇西的世界》為例,上帝給他的力量讓他知道:就算如同蘇西一樣,雖然我們離開了這個世界,但會有一股力量讓所有的事物都得到應有的解答。楊惠南教授幽默地補充,「如果有壓力就不要去信就好。像我自己不出家,就是因為無法適應戒律。不想每週上教堂,所以也不會選擇基督教(全場大笑)。」

》》 前進!第三步:及早並多元的宗教教育

回到教育現場,教師該如何面對學生從家庭帶來的傳統信仰,挑戰他們根深蒂固民俗經驗中性別歧視的觀念?多元的宗教教育又該如何進行?

李玉珍教授說了一個自己跟孩子之間的笑話。她跟兒子說了一個伊斯蘭教的故事,女人比男人髒,因為女人消化了污染的蘋果,男人則沒有。兒子很納悶地說:「不對阿!女人消化就排出去啦!可是男人有喉結,蘋果會卡在喉結那裡。」。又有一次,兒子到美國唸書,她問兒子,如果大家在唱美國國歌的時候他要怎麼辦?兒子回答:「又沒有關係!大家都閉上眼睛blahblah的亂唸…。」她認為兒子因為很早就開始有多元的宗教教育,才有機會用自己的方式挑戰教條。所以宗教教育除了要多元化之外,也要提早開始教。讓小孩真正去瞭解宗教團體及其內涵,而不是空泛的宗教外殼。

「目前在大眾視宗教當成是私人的、排外的情況下,易把宗教私人化、神秘化,而不把宗教當成是歷史文化的產物,反而會製造出中空地帶。」李教授提倡,「應該要讓宗教在更寬廣的文化脈絡下宣傳給別人認識。」楊惠南教授則補充,他反對從小給小孩單一的宗教教育,像是某些父母從小就把小孩送到寺廟去吃齋念佛或參加研習營。此舉會讓小孩在還沒有反思能力的情況下,反而可能只會陷入苦海。

台大葉德蘭教授從家長的焦慮及老師遭遇的處境,點出了目前教育現場性別平等教育與宗教之間的張力。她提問道,「當老師把自己個人對宗教的喜樂、堅信、或是躊躇、徬徨帶進教育現場時,身為父母的我們怎麼面對把宗教信仰帶進教室的老師?」接著,「我們怎麼反省有些宗教團體在教室播放墮胎的影片、反對同性戀的影片?當老師在實踐性別平等教育課綱時,如何面對帶有信仰的老師所作的行為,以及有堅定信仰家長們的抗議和挑戰?」

宜蘭羅東高中胡敏華老師用她多年的輔導經驗回應。她說,身為教師的確在教學現場會碰到比較多的民俗和信仰的問題。近幾年,她會從具體的宗教經驗開始談起,才有辦法教育孩子。因為學生的經驗大多來自家中的習俗或宗教經驗。例如,她曾跟學生說蕭昭君老師擔任女主祭故事(參考紀錄片《女生正步走:牽手催生女主祭》),讓學生去回想自己參與過的習俗跟自身生命經驗有什麼關係,再進一步談到宗教及教義,並配合歷史課講到的宗教源流及變遷,綜合起來討論。她呼籲:「老師自己要作功課!老師本身可能是教徒,但更是一個人。」對於各個宗教應該有些初步的理解和尊重,如果在宗教裡面遇到性別的問題,才可以去進一步的反省討論,才有能力去回答學生問:「為什麼習俗不能改變?大年初一為什麼不能回娘家?以及月經為什麼是骯髒的而不能祭祖等?」

最後,政府也應在宗教教育中扮演重要的角色。楊惠南教授呼籲:「對的宗教政策,政府就要繼續推動下去。」新約教會在台灣成立學校,當初國民黨政府並沒有在這些學校的教材上插手,但他認為站在憲法的立場上應該有所規定,建議政府也要對私立的教會或是宗教學校的課程設計有所規範。李玉珍教授也建議教育部必須要建立宗教與性別的資料庫,以提供教師未來相關教學的資源。

※ 參考書目:

楊雅惠(2008)背著十字架的女牧師。楊雅惠自費出版,財團法人台灣基督長老教會台灣教會公報社承印。
聖經(新標點和合本)(1995)。香港:聯合聖經公會。
趙容萱(2010.3.22)想變女生帶去收驚 大學生自殺。聯合報。存取日期:2010.7.21,http://www.wretch.cc/blog/mediacgu/22908516
蔡靜茹(2009)女生正步走:牽手催生女主祭。台北市:性別平等教育協會。



【台灣天主教胚芽婦女關懷協會:女性.神學.靈修系列叢書】
『墮胎』?『中止懷孕』?基督宗教女性的關懷與反省(與長老會合作)
女性神學與靈修(輔大神學院出版、胚芽參與提供資料)
回到生命的原點(胚芽前身)
家庭暴力防治手冊—從神學反省的角度檢視家庭暴力
婦女牧養與事奉:2002華人婦女神學會議報告文集(香港婦女基督徒協會)
混亂中尋寧靜—新女性神學與靈修入門(會員個人)
尋—女性神學的台灣經驗(胚芽前身)
聖經銓釋之舞(會員個人)
離婚關懷研討會專輯


3:透過經典的重新詮釋、挺身挑戰信仰中的性別歧視、及早進行多元的宗教教育,宗教與信仰中的性別歧視結構將可被改變。(高穎超攝,性平輔導群資料照片)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