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5月24日 星期五

同性戀與學術調查 (二): 一次公允的代表性研究──2012台灣社會變遷調查-第六期第三次(上)



儘管同志族群對量化調查充滿疑懼,社會上對於了解同性戀相關的態度、認同、家庭仍充滿好奇跟疑問。

2004年「性別平等教育法」通過,以及行政院以下在各級部會推動「性別主流化」等制度性力量,讓許多同志主體能到學校講生命故事,在各級機關以及基層鄉鎮市鄰里現身說法。從04年至今(2013)十年下來,超過百位的女同志、男同志、雙性戀、跨性別、陰陽人(intersexual)、酷兒,及友善同志教師與專家們所累積的故事、話語和批判,已使台灣某些群體的人、在某種程度上了解到台灣同志的處境,也反省到自身的態度,及我們所處的性壓迫結構。──當然這種資源分布、認知進展,分布仍不均勻。

主體現身、動人故事、生命共鳴固然有其社會運動的方法論、社會教育的認識論貢獻,但仍有一塊知識是難以透過個別故事獲得的那便是整體社會對同性戀認知與態度的分佈、比例與變遷,以及其跟人口學屬性(性別、年齡、教育程度、收入、職業、社會階層、國族認同、手足數、健康狀況等)的交互作用。

用白話來說,個別同志或同志戰友(ally,或譯直同志,友善同志的異性戀者)的故事雖動人、感染力強,但若只以此來了解台灣整體社會對同性戀的認識與態度,是見樹不見林的。生命故事適合呈現多樣性,但其也彼此衝突、矛盾,難以看出社會作為一個共同體的變遷趨勢。

這個缺憾顯現在具體議題上,例如:

  • 很多人說,「同志出櫃就是父母入櫃」,這種說法似乎把性階層底層的同性戀孩子,從受害者的角色轉化成讓父母痛苦的加害者形象。有多少人同意這種說法?
  • 當新聞報導常把同性戀描述成淫亂、濫交,尤其把轟趴新聞跟同性戀做連結時,台灣多數人真的這麼認為嗎?
  • 不符合性別常規的性別氣質展演(陰柔男、陽剛女)常成為性別罷凌的主因。現在台灣還有多少人把性別氣質跟性認同搞混,以為「男同性戀都很娘娘腔」、「女同性戀都是男人婆」?
  • 2009年中天新聞因播出男男接吻畫面,即使加上馬賽克,仍被國家通訊委員會(NCC)罰款。理由是:「對兒童做出不良示範」、「播出涉及爭議性和混淆道德秩序觀的內容不妥」(史倩玲 2009)。2010年,屏東女中一對女學生情侶在火車上接吻,遭校規處罰 高雄同志遊行聯盟 2011)。是NCC和屏東女中校方反應過度嗎,還是其背後有更大的集體心理支撐?到底,台灣社會有多麼無法忍受同志在公共空間接吻?究竟是社會普遍對接吻所代表的親密、「性」恐慌不能接受在公共空間出現,還是只是針對同志的吻不能接受?
  • 教育工作者、同志運動者或許更想知道,社會對於同性戀的印象來自於哪裡?或許從過去的工作經驗他們早已歸納出教育、媒體、友伴、親人、工作場所、宗教、社會參與等來源,但,這些社會機構或關係對同性戀印象的建構影響力勢必不是等量的。誰是強勢力量?誰又不如預期的大呢?
  • 最後,最敏感、也最難回答清楚(或讓人想懸擱、不想回答)的問題是:台灣同志人口的比例是多少?或者,用中性點的問法:台灣性傾向多樣性的分佈是如何呢?


以上這些問題,在今年(2013)四月公布的台灣社會變遷基本調查計畫第六期第三次調查計畫執行報告,都獲得了解答。該研究由計畫主持人章英華研究員(中央研究院社會學研究所)邀請張晉芬研究員(中央研究院社會學研究所研究員)擔任性別組問卷召集人[i],小組成員如下:

王曉丹(政治大學法律學系副教授)
呂寶靜(政治大學社會工作研究所教授)
杜素豪(中央研究院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中心調查研究專題中心副研究員)
莊致嘉(東華大學社會暨公共行政學系助理教授)
陳昭如(台灣大學法律學系副教授)
陳美華(中山大學社會學系副教授)
楊婉瑩(政治大學政治學系教授)。 (頁2

特別將性別組成員名單一一列出,便是此感謝這群學者們的貢獻。

(當我在美國偶然間讀到這份報告時,真是感動萬分,興奮地想衝回台灣跟這群可敬的學者們擁抱!)
 

本次性別組問卷延續十年前同項調查四期三次的主題「性別」,且包含 2012國際社會調查計畫(International Social Survey Programme, ISSP)的「家庭與性別角色」核心題組,兼顧瞭解台灣社會情勢,並進行國際比較的雙重優點。

這份調查的樣本之所以比其他先前同性戀相關的研究來的有價值,基於下列幾項原因:

(一)樣本具有代表性:

本次調查採分層三階段PPS抽樣法(stratified three-stage probability proportional to size sampling, stratified three-stage PPS sampling),也就是用先抽鄉鎮、再抽 村里或集群村里、最後抽出個人的方式決定樣本並派出受訓後的訪員,以面訪的形式成功完成了2072份問卷[ii]

(二)調查過程嚴謹:

報告中說道,「自 2011 8 月開始,問卷小組成員總共召開 7 次的問卷討論會議。問卷研擬時程首先為議定舊有題目之延續,亦即刪去四期三次部分信度或效度低的題目,接著翻譯 ISSP 2012 新增題目以及研擬六期三次性別組問卷小組成員新增題組。研擬期間並參考 2011 12 月認知訪談與 2012 4 月面訪預試調查結果進行問卷題組與內容之修訂(頁4)。」

問卷中所有同性戀相關的問題,來自ISSP (E5bc)與本次小組成員新增題組(J7-9)兩個來源。這些題目皆經預試(pretest),或稱前測,根據訪員回報預試受訪者的反應修訂後,才正式執行的。

預試的確起了正面的修正作用。例如問題J8(原題號H8)「您對同性戀的印象,主要來自於?」原題目忽略了受訪者自己是同志、以及工作場所兩選項,正式問卷新增該選項。


附圖取自報告「六、認知訪談記錄整理」(頁30)











另外,同志觀點也有助於改善其他問項的「性傾向盲」。如E24要受訪者對比其父母與配偶父母的經濟狀況時,就有了「異性戀預設」,於是由「男方」與「女方」的對比,改成「我家比配偶(或同居伴侶)家」。

附圖取自報告「六、認知訪談記錄整理」(頁30)


















(三)問項公允、符合問卷草擬原則:

本次問卷一改過去量化研究中只把同性戀鑲嵌在負面脈絡的偏差設計,兼顧了正負向題。負面題包括「出櫃造成父母痛苦」(J7a)、「同性戀私生活都很亂」(J7b)、「男同性戀都很娘娘腔」(J7c)、「女同性戀都是男人婆」(J7d)。

正向題則包括「一對女同性戀伴侶(台語:鬥陣做伙的兩個查某)和一般夫妻一樣能把孩子教養好」(E5b)、「一對男同性戀伴侶(台語:鬥陣做伙的兩個查甫)和一般夫妻一樣能把孩子教養好」(E5c)、「同性戀者也應該享有結婚的權利」(J7g)、「我可以接受一對同性戀者在街上接吻」(J7e),並放入比較題「我可以接受一對男女在街上接吻」(J7f)藉以控制性恐慌因素。

許多同志看到負向題可能會跳腳,認為這是醜化同志的結果。然而對嚴謹的研究設計而言,同時有正負向題可以減少受訪者回答時虛應故事(例如全部答非常同意),或讓受訪者以為該問卷設計有引導性作用,可以減少預期心理造成的偏誤。

以下是問卷的截圖,讀者可以感受一下訪員是拿著什麼樣的(數位化)表格來收集資料的。

(註:ISSP N5代表這個題組是跟國際社會調查計畫同步的問題。如果對這個議題有興趣,也可以拿台灣的樣本跟全世界有參與ISSP的四十多個國家進行跨國比較。)



(四)創意設計:

為了降低面訪時同志受訪者面對陌生訪員的出櫃壓力(有多少人有勇氣面對一個陌生人,了你家電鈴、拿著平板電腦要來蒐集資料,才坐下來不過半個多小時就敢說自己是同性戀、雙性戀呢?),並提高資料的準確性,研究員在問卷最後加入了一個創意的遊戲,讓受訪者翻數字牌,與性傾向代表的數字相減,記下差數(詳見附圖)。


附圖:K8(問卷,頁76)


附圖:K8(問卷記錄方法,頁128)


經過了上面的介紹,你是否也很期待知道這波調查的結果呢?





參考文獻:
史倩玲。2009。 雙男吻新聞遭罰 同志呼太扯。台灣立報。1025日,性別版。網址: http://www.lihpao.com/?action-viewnews-itemid-8470
章英華杜素豪廖培珊2013台灣社會變遷基本調查計畫第六期第三次調查計畫執行報告台北市中央研究院社會學研究所
報告全文下載:
http://www.ios.sinica.edu.tw/sc/cht/datafile/tscs12.pdf
統計資料檔下載:
http://www.ios.sinica.edu.tw/sc/cht/scDownload3.php(需填寫個人資料)。






[i] 同波調查的階層組問卷召集人為熊瑞梅教授(政治大學社會學系) 。
[ii] 抽樣過程請詳見報告頁7-9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